孙一舟:回顾(给高中生的偶发艺术工作坊)

夏天,我在活水空间办了两天的偶发艺术工作坊,参加工作坊的是一群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生。我们共同表演的作品名叫“回顾”,视频在缓流网站(https://slowcore.org/?p=527)上可以看(或者点击“阅读原文”)。以下的文字是我对这件事儿的回顾,也是对60年代的回顾。

第一天上午,我大致讲述了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创作脉络:从30-40年代对打击乐/日常物品的拓展,到50-60年代的概念/指令作品转向。在1958年之后,一些新学院的学生们成为了激浪(Fluxus)的重要组成,他们也是60年代中期以后的偶发艺术、概念艺术、身体艺术的前景。下午,我们分析了美国艺术家艾伦卡普罗在1966年发表的一篇演讲《如何创造一个Happening》和它的11条游戏规则。晚上,由我带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身体练习与体会时间的合作。在第二天,我们就分别选取了一些指令谱作品,好似1952年黑山学院中的无名事件一样,共同演绎一场长达一小时的表演。

命为偶发艺术工作坊,但其实不只偶发(Happening),更多的是用作曲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场非戏剧的表演。这并不是一场对激浪的致敬,而是我们对时间的重逢,像与一个老友见面,聊天散步,用日常的身体去感受一件作品。

以下是同学们与我一起表演的作品:(表演乐谱在文末)

赵懿 迪克·希金斯 危险音乐8号
郑易宽 迪克·希金斯 危险音乐11号
卫一泉 迪克·希金斯 危险音乐18号
穆佳彤 迪克·希金斯 危险音乐24号
薛源 艾莉森·诺尔斯 一号 混杂
陈可欣 艾莉森·诺尔斯 二号 议题
王安琪 梁靖瑜 艾莉森·诺尔斯 十号 编织
邱钰茜 赵艾桐 艾莉森·诺尔斯 十号之a 十号变奏之一(“弦乐作品”,1964)
谢子希 艾莉森·诺尔斯 十四号 为乔治·布莱希特而作的椅子作品
贾宇博 乔治·布莱希特 滴水音乐
熊钰林 乔治·布莱希特 镜子
唐尚恒 乔治·布莱希特 指令
孙一舟 乔治·布莱希特 三灯事件
王明燎 小野洋子 睡眠篇I
关雁飞 小野洋子 倒下篇
李凯文 埃里克·安德森 哭泣空间
全体成员 约翰凯奇 4:33

上文提到,这种创作方式激浪(Fluxus)并非是最早。约翰·凯奇可以说是重要切入点。今天我们了解约翰·凯奇更多的是他的作品美学,一种西式中产的东方美。我避开了这些,提到的更多是“噪音”的凯奇,或者说是藏在他笑容里的多面体凯奇。对我来说,他不算是个天才,也不发明专利(如寂静),但是个爱思考与冒险的家伙。

30-40年代,他对打击乐/日常物品的拓展,也就是加料钢琴的运用,可以追溯到法国作曲家埃德加德·瓦雷兹1933年的作品电离(ionisation)与凯奇的老师亨利·考威尔1925年的作品女妖(The Banshee)。加上他的打击乐作曲背景,和当时康瓦耳艺术学院的空间限制问题;凯奇把创作提纯了,拓宽了材料的可用度。对日常物品的关注与运用从此反复出现。同时,50年代后凯奇也在逐渐“去身份化”,他出现在娱乐电视节目中。其中重要的作品就是1959年的水中漫步(Water walk),原作3分钟,用种种指令限定你在分秒内的行动。这是偶发艺术的雏形,另一个雏形是凯奇1952年再回到黑山学院与师生共同完成的无名事件(Untitled Event)。凯奇站在梯子上看书,查尔斯·奥尔森从另一个梯子上看书,罗伯特·劳森伯格展示了他的一些画作,并演奏蜡筒唱片,大卫·都铎在加料钢琴上表演,默斯·坎宁安跳舞…表演者在角落四周,观众位于中间(其中就有艾伦·卡普罗)。

1958年,约翰凯奇在纽约新学院教声音结构课。他的学生们迪克·希金斯、艾莉森·诺尔斯、乔治·布莱希特…陆续开始创作指令谱,激浪也开始建立成国际社区。凯奇的朋友们小野洋子、拉·蒙特扬、白南准参与其中。以学院背景出身的作曲家菲利普·科纳、本·帕特森用激浪的方式去破坏音乐的符号性指向。一场由音乐引发的艺术革命。指令谱作曲成为突破艺术边界的焦点,它的变焦也就是偶发艺术。

1959年,美国激浪艺术家艾伦·卡普罗在纽约鲁本画廊所表演的-6个部分的18个事件(18 Happenings in 6 Parts)公认为偶发艺术的开端。卡普罗向公众发出邀请,明确表示后者是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使用了鲁本画廊的几个房间。在这些房间里,椅子和地方被安排在几个方向,迫使公众以不同的方式观看演出。空间被彩色灯光和镜子覆盖,增加了环境的复杂性。表演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三个节目。有钟声将事件分开,给观众的指示基本上是换房间。演员们呈现碎片化的场景,演奏音乐、跳舞、举牌等。卡普罗澄清说这些行动毫无意义,就艺术家而言。

没错,毫无意义。这种想法也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之中。同学们几乎没有表演基础,更没有音乐基础,我感觉这太好了。因为我不希望大家带有惯性,希望忘记所有的标准艺术形式;或者说希望降低/消除/模糊掉所谓的标准,以及“专业-业余”之间的壁垒。但我还是会强调一些问题:空间、现场、时间、结构。下面我也会单独介绍,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地去做一场漫长无聊且没有意义的表演。

空间:是物理的。是表演的前提;无论是室内户外,大剧院还是卫生间,都需要一个空间去表演作品。当我们去除空间的功能性,会发现一个不规则立方体包裹着表演者,它的大小与你呈现出来的表演感受共同变化。空间包装了声音;当空间中出现一个无意的声音,经过一定时间延迟,与空气摩擦,打到临界面的终点,与墻面共振,再反馈回你的耳朵。也就是混响。空间受光改变;在我们的表演空间中,是一个封闭无门的长方体空间,但有三种光线的变化(日落自然光,暖光台灯,冷光摄影灯)颜色区分了空间,将一个长方体割开成三块。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开关灯(乔治·布莱希特,三灯事件,1961年),介入到所有人的作品,黑暗将空间扩张,灭点拉远,一个无尽的房间。

现场:是面对面,身体对身体。是在场的每位当天身体/精神状态总和成的某种不可言说的气氛。这种气氛也延伸了每位的身体,在空间内拉伸舒展,缠绕组合,时而固定,时而迁移。我们在第一天晚上的训练:从头点对方的后背,围成一圈;穿上一个人的外套,等待一分钟给下一位…是要大家去体会对方身体正发生/慢慢消散的力量、温度、速度;与你所可以忍受对方的重力。当一个波的穿过身体,所改变的力的大小。因距离和触碰,热量产生的汗水。挥手的速度,拉扯到你毛孔的空气。这是在场的重要性,也是我们计划同时表演/不分开表演的重要性。这种在场的关系维持到表演开始至结束,我们互为表演者与观众,我们是一个共同体,一个临时性的共同体。

时间:是一个长度,但非线性,是多点发生。每个人的表演-等待的时间感受都不同,有人着急有人无所谓。这种心理变化使时间长度发生改变。时间必须用身体度过,表演的时间必须共同等待,度过,浪费。我们在第一天晚上的最后训练:就是一小时内同处一空间内,什么都不做,体验时间,浪费时间。正如法国噪音乐手的Vomir所说的“没有想法,没有变化,没有发展,没有娱乐,没有悔恨”。什么才算是最简单的表演?当表演的元素只抽干成:环境、构造部分、时间、空间和人。我认为最简单的元表演就是共处,什么都不做,一小时第一秒与最后一秒产生的情感变化。也是我在工作坊与大家说的:我能教大家的只有等待。

结构:是规律。没有情节、叙事或哲学,而是以即兴的方式实现。有规则的即兴,但没有方向,所以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万物运行都按照它自身的规律,这种种规律重叠在一起,就是即兴。各种非永恒的瞬态。十多位表演者同时表演,不在意相互的作品,但存在着礼让,默契,这背后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潜意识,不自觉的规律。我也希望它是民主的,一座没有国王的王国,我或某位同学都不是主角。一个更平行的结构,一种散点透视,四周都在发生事件。没有“失败”这样的术语可以适用:因为当某事“出错”时,可能会出现更“正确”、更具启发性的事情。

我现在还可以记得很多有生命力的片段:一个黑塑料袋里的呼吸,一双反光的黑皮鞋在抖动,一位同学在认真写下对空气的厌恨…在这次工作坊,同学们与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尽量保持通用的、简单的和基本的性质。这正是日常生活中那些无焦点、无高潮、但令人专注的一部分。

“我们知道那是在做一件事,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是什么!”
也就是说,当你真的在做某事,你在全力以赴,但你仍不知道它是什么。

孙一舟
2022.8.18
8.23有改动

附:表演乐谱(部分摘自徐程翻译,部分为自译)

Dick Higgins

危险音乐八号
安全地演奏。
(1962年2月)

危险音乐十一号
(为George而作)
以抒情的方式一再改变你对罗马天主教的看法。
(1962年2月)

危险音乐十八号
(规则的激情洋溢)
在麻袋里至少做七个11分32秒的无表演。
(1962年4月?)

危险音乐二十四号
找到它。攻击它。
(巴黎,1962年12月)

Alison Knowles

一号 混杂(1961)一位或多位表演者混杂而入于表演区,随后离开,杂于观众群之上方、后方、周围或插入观众群。以团体或单独的形式进行表演:但需安静地进行。

二号 议题(译注,原文Proposition有事件、命题、建议、求欢等多义。)(1962)做一个沙拉。

十号 编织 (1964)表演者(通常是两个人)找到要编织的东西,如头发、纱线等,并编织。十号之a 十号变奏之一(”弦乐作品”,1964)绑住观众。

十四号 为George Brechet而作的椅子作品(1965)找一把空椅子,在演出前,放到中央过道的中心位置,配备阅读灯和一本书。若中场休息时还没有人坐这把椅子,就由其余表演者之一来坐。

George Brecht

三灯事件(1961夏)
。开。
关。
。灯

滴乐(滴之事件/滴水音乐)(1959-1962)
为单人或多人而作。
准备好水滴来源和空的容器,
让水滴滴入容器。
版本二: 滴。

镜子
。反射
。反射

指令
。打开收音机
听到第一个声音,把它关掉。

Yoko Ono

睡眠篇Ⅰ
写下所有你想干的事。
让其他人去干,你去睡觉,
直到他们把所有事情都干完。
你能睡多久就睡多久。

倒下篇
脱离你自己。
看自己走在一条街上。
使自己被一块石子绊倒。
看着。
看其他人看着。
仔细观察自己是怎么倒下的。用了多长时间,以什么节奏倒下。就像看一部慢镜头电影。
1964春

Eric Andersen

哭泣空间(1959-60)

在地上画出一个圆圈。
走进去哭泣,任何人。

版本二: 寻找一块石头,装在桃木盒子里。你可以随身携带,需要哭时就拿出来;放在手里,哭。

(“偶发艺术”是一个不怎么妙的翻译。因为”happening“这个词是发生的意思,一点也没有偶然的意思。确切地说通常都是计划好了的。不过,既然已经都这么用起来了,那就继续用下去,不要误会其中的意思就是了。
——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