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赫兹》是日本Multipletap音乐节办的一份网络杂志,英日双语,2016年问世。本文由《20赫兹》授权翻译发表。)
文字:Nasi山崎(《20赫兹》主编)
翻译:Wei Wei
编辑:黄山
校对:黄山、罗万象
01 来自一个遥远国度的故事
1.
他们超级受欢迎。
在中国的巡回演出中,无论走到哪儿,这个包括聋子、小儿麻痹、瘫子在内的“绝术团”都受到了狂热的欢迎。票价飞涨,但仍非常畅销。“断腿猴”从小就只有一条腿,但他能借助一根手杖跳到三米高。瘫媳妇能在一片泡桐叶子上双面绣麻雀。“独眼”能一次穿十根针,而叫“桐花”的瞎子能听到鹅毛落地。作为一个演出团队,他们一天的门票收入甚至比他们村的全年收入还要高。那个靠他们养活的的村子叫受活庄,地图上找不到,所有人都是天生残疾。但是某一年,夏季突如其来的热雪持续了七天,村里的人几乎死光了。柳县长和一个老红军茅枝婆,决定组织身怀绝技的残疾人组成“绝术团”到全国巡回演出。由此,他们的故事便开始了。柳县长和茅枝婆想用演出赚到的钱作为“购列款”,重金购买列宁的尸体以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带领全村人走出体制,过上好日子。
然而,蜂拥而至的观众们想看的不仅仅是村民们的绝技,还有围绕着他们的空气,他们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村民们勤奋劳动、互帮互助,并获得了粮食大丰收。他们在自己的村子里活得很舒坦。无论是否身怀绝技,他们就是他们。这些从一个遥远的神秘之地来的拜访者向人们展示了这样一幅理想中的画面,人们愿意花大价钱来看,而那些已经“很富有”的村民们则赚到了这笔钱。阎连科在他的小说《受活》(又叫《列宁之吻》)中描绘了资本主义带来的影响。
2.
“乞食”一词(日语发音Kojiki,在日语中意为乞丐)也有Hokaibito的读音。折口信夫认为,Hokaibito指那些在诸如新年之类的节日时节到村子各家各户背诵赞词并相应得到礼物的人。他们是吟游诗人,同时也是神言或佛经的传颂者。这些まれびと(稀人・客人,是折口信夫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一种超自然的存在)是从”一个遥远的国度”远道而来的。
“故事”在旅行中得以流传和交换。
(参考资料:《日本文学の発生序説》,手稿1—4)
3.
正面地说,使共同体可以被想象的,是生产体系和生产关系(资本主义)、一套传播技术(印刷术),与人类语言多样性引起的危险这三者间半偶然而爆炸性的互动。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1983)
4.
MultipleTap认为,“故事的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将场景搬到另一个地方”。MultipleTap是由康胜荣(Kou Katsuyoshi)发起的无组织音乐项目。这个项目始于2013年,主要活动是各种日本艺术家一起进行世界性巡演。很多时候,算上工作人员,MultipleTap的巡演队伍超过十人。对于这样一个项目来说,这是个相当大的阵容。他们曾经在英国、墨西哥、中国、比利时、丹麦和法国演出,这个月,他们会去美国的八个城市巡演。
很多能够“发声”的物件都被用在演出中,比如吉他、笔记本电脑、压缩机、荧光灯,甚至发电机。这些乐器并没有被区别对待(正如同它们发出的声音)。鉴于他们也是“来自一个遥远国度”的演出班子,不难想象,MultipleTap在所到之处,都给观众留下了巨大冲击。我希望这些冲击能在这些国家当地的场景中衍生出新的音乐种类——我的意思是,发生新的“故事”。我太幼稚了?也许不。看着那些被震傻的观众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我觉得我的期待并非奢望。
在20Hz,也有“故事的交换”。颜峻和Gerardo Alejos,分别来自中国和墨西哥(MultipleTap在这两个国家都巡演过)会为我们撰稿。全世界正在发生的有趣运动都会在这里被介绍、交换。
如果我武断地放大安德森关于民族国家的观点,我想说,MultipleTap作为音乐和英语的双语者,也许能够以某种文化为基础,续写一个全球性的崭新“故事”,同时,通过20Hz这个出版体系创造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我们也许能够这样期许。
能理解我们的“故事”并向我们讲述新的“故事”的人并不多,但他们一定存在于世界各地。我们知道在某时某地,我们一定会相遇。